来源:365体育官网app时间:2016-03-18 [打印][收藏]
一.工作思路
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,以打造“中国最具魅力古镇群”为载体,统筹整合全区的古镇、乡村、滨江旅游资源,实施壮大旅游产业“12345”工程:即明确“1大目标”:创建“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”,推进“2大融合”:城旅融合、产旅融合,聚焦“3大品牌”:最具魅力古镇群:湘江古镇群,都市休闲新方向:田园慢生活,旅游商务新街区:滨水新城区,实施“4大战略”:精品建设、品牌营销、产业融合和机制改革,实施“5大提升”:经济提升、市场提升、业态提升、公共提升、服务提升,稳步推进国内一流新兴休闲度假基地,长株潭城市群生态休闲区与短途度假区域旅游目的地建设。
二.工作目标
1.旅游经济实现新提升:争取游客接待量突破1200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突破60亿元。
2.旅游规划实现新引领:在望城旅游“十三五”规划的引领下,推进旅游规划与国土、城规、环境等规划的融合,制定实施“望城旅游产业整合提升行动计划”、“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方案”和“湘江古镇群三年行动计划2016年实施方案”。
3.旅游项目实现新提质:把湘江古镇群、魅力乡村区、旅游公共设施、铜官窑文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纳入全区“项目建设竞赛年”活动统筹推进。
4.旅游营销实现新拓展:加强多元媒体的合作,创新旅游营销模式,打响区域旅游品牌形象。
5.旅游管理实现新机制:建立区旅委领导下的“1+3”旅游管理工作机制(区旅委+旅游警察支队+旅游法庭+旅游市场执法支队)。
6.旅游配套实现新体系:年内基本完备旅游五大公共服务体系(旅游交通、旅游信息、旅游惠民、旅游安全、旅游服务)。
三.工作重点
1.抓好旅游项目建设:一是推进建设一批项目。重点布局湘江古镇群项目建设,打造中国最具魅力古镇群;重点指导支持新华联长沙铜官窑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,力争打造文化旅游项目精品;提升光明大观园、大众垸景观农业、黑麋峰-茶亭花海生态休闲旅游三大片区;二是论证启动一批项目。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项目建设。基础设施建设以古镇群旅游交通项目、古镇外部环境建设和旅游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为重点,拟抓好以“两路一桥”(潇湘北路大众垸段、长岳城际铁路长沙段、北横线铜靖大桥)为重点的战略交通项目的策划论证和建设,以“两街一区”(丁字石街、铜官古镇、新华联铜官窑国际旅游度假区)为重点的景点景区建设策划招商和建设,以“两水一园”(新老沩水连通、黄金河水系连通、大众垸湿地公园)为重点的生态景观规划论证和建设。三是招商引资一批项目。包装一批有特色、有亮点、有市场的旅游项目,吸引有实力的旅游投资企业落户望城,通过差异化、品牌化的项目打造,夯实现有项目体系,丰富多元产品格局。三是配套完善一批项目。启动古镇群旅游配套项目建设,重点推进“智慧景区”、游客中心、旅游综合信息服务系统、安全系统、旅游交通、停车场、旅游厕所等旅游配套,切实提升旅游体验的便捷度和舒适度;出台旅游商品经营和管理制度,规范景点和商户经营行为,提升景区服务品质,优化旅游消费环境。
2.抓好旅游品牌营销。一是打造旅游产品新方阵。围绕古镇、乡村、滨江三大产品方阵。打造记得住乡愁、留得下脚步的“中国最具魅力古镇群”;培育发展“森林、湿地、雷锋”三大公园、“十座市民农业乐园”、“百座乡村公园”,推动乡村旅游“二次创业”;联动发展湘江水域、古镇内河、湿地内湖精品水上旅游项目。二是打造高端品牌节会。以湘江论坛为载体,策划举办“湘江论坛”节会活动,并引导各古镇按照湘江古镇群整体规划、结合景区特色,策划举办不同季节、不同主题、不同时间段的品牌节会活动,推进旅游节事活动举办的市场化,提升旅游节事影响力与经济效益。三是建立多元营销服务体系。推动“互联网+旅游”建设,通过旅游微信、旅游网站、自媒体等公共营销平台建设,建立健全旅游营销市场机制,促进营销效果的提升;积极探索与电视媒体合作营销新模式。
3.抓好旅游融合发展。一是推动城旅融合。继续实施旅游产业整合提升计划,构建“城旅一体”的公共服务体系,提升全域旅游服务环境和服务品质。二是推动产旅融合。构建“产旅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”,重点提质发展农业旅游、推进发展文化创意旅游、提升发展体育旅游、创新发展研学旅游、探索发展养老旅游、突破发展购物旅游、培育发展商务会展旅游,构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。
4.抓好旅游顶层设计。一是探索建立产业市场发展机制。按照产业市场化方向,进行旅游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,组建专业的平台运营公司,实现旅游景区所有权、管理权和经营权“三权分离”,优化旅游产业发展机制。二是探索建立行业综合管理机制。在区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的统筹领导下,坚持依法治旅、依法兴旅,建立区旅委领导下的“1+3”旅游管理工作机制(区旅委+旅游警察支队+旅游法庭+旅游市场执法支队),建立大旅游行业管理模式。
长沙市望城区旅游局
2016-03-18